公司动态
荧光增白剂能够吸收波长为300~400nm的紫外光,同时发射出波长范围为400~500nm的可见蓝光或蓝紫色荧光,与被增白物的黄光叠加形成白色 光,增加人眼对白度和鲜艳度的感知,因此被大量应用于食品包装中。但包装中的荧光增白剂会迁移至食品中,被消费者食用后进入人体,由于荧光增白剂不易被人 体消化分解,大量或长期摄入后会在肝脏内聚集,形成致癌因素,因此公众对荧光增白剂的关注日益密切。
食品包装中添加荧光增白剂的原因
早在2005 年,保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抽检的塑料袋产品中就发现了荧光增白剂,2011年上海查封了近十万只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爆米花桶,2012年几家大型方便面 生产企业被曝出使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包装碗,2015年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食品用纸容器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结果称,在蛋糕盒中检测出了荧光增 白剂。荧光增白剂在食品包装中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包装产品的美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青睐于具有洁白的表面和鲜艳的色彩的包装,这就对包装材料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为了迎合消费者及者的心态,包装生产企业及其上游企业必须改变生产工艺,而添加荧光增白剂是较为直接的方法。
其次,作为造 纸原料的草浆或木浆纤维本身呈浅黄色或灰色,因此漂白和增白是造纸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工艺。相对于增白工艺,漂白工艺往往耗时长、用料多、产生的废弃物 多,且工艺复杂,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而增白工艺操作简单,只需在纸浆、施胶剂或涂布剂中添加少量荧光增白剂就可以生产出洁白无瑕的纸张。因此,添加荧 光增白剂已成为造纸企业普遍的做法。
另外,造纸企 业通常认为,为了提高食品包装的耐水性和耐油性,纸张在制成食品包装之前通常要经过淋膜处理,因此制成食品包装之后的纸张不直接接触食品,大可不必担心荧 光增白剂的添加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但他们忽略了荧光增白剂在不同介质间的迁移作用,以及人体手、嘴等部位对食品包装的直接接触,依然会导致荧光增白剂 进入人体。
再次,某些不良商家使用明令禁止的回收料生产食品包装,为了掩盖回收料在颜色上发暗的缺点,便添加大量荧光增白剂,使包装变白或颜色变得鲜亮,以这样的方式逃避监管部门及消费者的质疑。
同时,消费者一味追求包装洁白外观的心态,也助长了荧光增白剂添加的风气。
- 上一个:木包装箱运输过程中的注意点
- 下一个:木质包装材料逐渐向绿色包装发展